教學科研
近日,廣東省學位委員會發布《廣東省學位委員會關于公布2023年新增學士學位授予專業名單的通知》,公布了今年廣東省51所高校的231個新增學士學位授予專業。我校工商管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健康服務與管理、稅收學、中藥學、化妝品科學與技術、小學教育、金融科技、翻譯9個專業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
專業介紹
1.工商管理(學制4年 管理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掌握現代旅游管理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國際視野、管理能力、服務意識、創業精神、社會責任和實踐能力,能夠在各類旅游企事業單位及相關教育和研究機構等從事經營、管理、策劃、規劃、咨詢、培訓、教育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2.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學制4年 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與道德修養,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良好的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具備包括數據思維在內的科學思維能力,解決數據密集型問題為主的動手能力以及大數據分析與挖掘或大數據開發技能。并能夠通過繼續教育或其它終身學習途徑不斷拓展自己的能力,具備數據獲取,數據分析處理和展示能力;解決經濟、管理和金融行業領域數據分析與應用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3.健康服務與管理(學制4年 管理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健康中國發展戰略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系統掌握健康服務管理的理論、技能與方法,熟悉健康服務內容、基本特點、管理模式,能夠在衛生與健康管理行政部門、醫療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政府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健康教育與傳播機構、健康管理企業、健康保健與養老服務企業、健康互聯網企業、健康旅游企業、食品及保健品企業、運動健身企業等,從事健康行業組織與管理、健康危險因素識別、健康監測、健康評估、健康干預、健康宣教的應用型管理服務人才。
4.稅收學(學制4年 經濟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我國財稅體制改革及社會發展需要,有較高的道德品質、科學精神和法律素養,具備經濟學、法學和管理學等基礎知識,外語水平高和計算機運用能力強,系統掌握財政、稅務、會計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熟悉稅收政策、稅收法規,并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和較強的稅收實務操作能力,能夠在稅務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稅務管理、稅收檢查、稅務代理、稅收籌劃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5.中藥學(學制4年 理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需要,具備中藥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備中醫藥思維和中華傳統文化知識,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職業素質、創新創業意識和社會服務能力,掌握相應的科學方法,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培養執業中藥師為導向,能在中藥大健康產業,從事并勝任中藥生產、檢驗、藥學服務、流通經營等方面工作,并在中藥教育、研究、管理、流通、文化傳播等行業具備發展潛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中藥專業人才。
6.化妝品科學與技術(學制4年 理學學士)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達到國家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及職業素質等方面的要求,掌握化妝品配方與工藝、化妝品質量分析與檢測、功能性化妝品開發及功效評價等相關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分析、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創業能力,能夠在化妝品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產品開發、工藝及工程設計、生產技術、質量管理、產品流通工作,富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7.小學教育(學制4年 教育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立足廣東及其鄰省基礎教育現代化發展需求,堅持以學?!昂窕A、精通識、重實踐、國際化”為特色,以“綜合培養,學有所長,一專多能”為取向,以“內修素養,外強實力”為方針。培養學生具有高尚師德與深厚教育情懷,具備豐厚的人文、科技與藝術素養,扎實的學科知識,獨特的專業才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畢業后既能滿足廣東等省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小學的工作需要,又能適應發達地區城市小學未來的教育挑戰,成為勝任小學教育教學、專業研究、課堂管理以及創新創業工作的全科型、有專長、善思維、學高身正的小學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8.金融科技(學制4年 經濟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金融專業知識理論,熟悉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金融領域應用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化視野,具備運用金融科技相關技術和方法解決金融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等實際問題的素養和能力。
9.翻譯(學制4年 文學學士)
培養目標:翻譯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熟練的英漢互譯技能尤其是商務口筆互譯技能、扎實的英語、漢語語言文學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扎實的翻譯學基礎知識,能在外事、經貿、文化、教育、旅游、新聞出版等部門從事基礎的口譯、筆譯、編譯、管理等工作,具備一定國際視野的創新型、應用型翻譯專業人才。
新增的專業,不變的初心。近年來,我校在本科專業增設方面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注重構建科學合理的專業結構。接下來我校會以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為依據,不斷提升專業內涵,突出專業特色,加強專業認證,切實保證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圖文/校記者團 責任編輯/劉育靜)